:::
| 徐老師的悄悄話 | 2021-09-03 | 人氣:960

一段幾乎被遺忘的烽火歲月

  地面上各種大小口徑的防空武器全都沒命似的打了上來,國軍這架小小的O-1觀測機晃動得很厲害,下面正是今天的偵察目標-福建晉江圍頭角到南江村之間,下面解放軍陸軍的炮火早已將金門籠罩在一片片濃密的煙火中,觀測機以極低的高度,冒著最大的風險,要將打得最兇讓國軍很頭痛的幾門蘇聯製152、203口徑的加農炮儘快找出來並且加以摧毀。駕駛艙裏,王開城上尉對準了參謀及指揮官們所標定的方位,一推油門就一頭栽了下去,副駕駛座上的觀測官兩隻眼球瞪著地面幾乎掉了出來,啊,看到了、看到了,一共是四門,在掩體裏隱蔽得很好…,連炮兵班裏列兵的動作都依稀看得到,防空炮和重機槍的射擊更密集了,看樣子是非把這勇敢的「偷窺者」打了下去,讓你來個有去無回,王上尉嘴一咧、牙一咬,踩舵拉桿,突然讓地面的防守者大吃一驚-他不但沒跑路,反而大搖大擺地又回來了,一個PASS以後才一溜煙殺出重圍,回航落地後檢查一下座機-乖乖,機身後方,尤其尾舵附近密密麻麻地全是大小槍眼,不過共軍也付出了代價,幾十分鐘以後(兵貴神速嘛,否則小心有變),圍頭角的幾門炮便被打啞了,那些天正是震驚世界,距今六十三年前開始金門的八二三炮戰戰火最熾烈的時候,王上尉也正是那群英雄的代表。

  金門島的位置幾乎是緊緊貼著大陸沿岸,對於慣於用兵於浩瀚的中原大地戰場的國共兩軍將帥而言,金門只不過是蕞爾小島,它的形狀就像一隻橫著放的啞鈴,它的一端崁入圍頭以西的海灣,另一端則虎視眈眈的直接盯住廈門港和金廈水道,國軍在一九四九年的總崩潰下,總算留下了在大陸東南海域上的兩塊跳板,除了南邊的金門扼住金門灣,另一手便是北方同樣控制住閩江口和福州市的馬祖列島,這兩隻遠離台灣卻又緊貼著大陸的拳頭,其實都是兵法上的「死地」,但是台北國防部的規劃卻正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把美國人絕不看好的‘兩塊石頭’留在敵人的眼皮下,其意義最主要有下列的幾項:

  1. 是將國防線從澎湖遠推到了大陸沿岸,等於是讓金馬為台灣站衛兵,作用更在藉著金馬的貼近大陸,能更清楚地「看清」大陸內部的形勢除了蒐集第一手的情資,還有做為台澎衛哨的預警功能,明末清初「金厦在則台灣安、金厦失則台灣危」的歷史痕跡,早已將這一盤棋的局勢解釋得十分清楚。
  2. 自從民國三十八年(1949)中央建政以後,台灣的國軍曾有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曾經積極準備以軍事上的攻勢重返大陸,保有金門馬祖兩塊踏板,從此攻擊並進軍大陸,由於國軍海軍運量嚴重不足,如此則思考在利用金馬它們貼近大陸的優勢就近出擊(像今天我們去金門參觀的翟山坑道,或現在已經被馬祖酒廠用來儲藏大麴美酒的八八坑道等巨大坑洞都是這些計畫中攻勢作為的遺跡),也代表著那一段早已遠颺的軍事機密。
  3. 是依照一九五四年簽訂的台灣與美國之間的中美協防條約,金門與馬祖等外島固然不在協議的共同防禦範圍之內,但是葉公超、俞大維等外交及國防菁英卻確定了美國武力的協防,除了確保了台灣本島的安全,也代表著國軍省下了許多本島防衛的成本(因為已獲得美方的承諾);進而可以進一步用更多資源去經營金、馬一線,並且將當年的攻擊態勢藉著保持接觸的事實,讓美國仍然需要像韓戰爆發時美海軍第七艦隊事實上(de facto)要分神小心維持金馬防務,此中複雜的交涉與日後所產生的實際助益很有意思(據二00八年解密的美軍文件顯示,艾森豪總統甚至已決心為離島防衛而動用原子彈即為一例)。

  民國四十七年七月上旬,國軍已經感覺到金馬對岸,尤其是金門正面共軍已經蠢蠢欲動,中共陸軍新部隊、新番號不斷出現,重型武器進入海岸陣地,海上快速艦艇活動增加,漁船却突然不見蹤影;空軍的機群也大批轉場抵達前線,處處流露著「山雨欲來風滿樓」「天將雨雪,先集微霰」的蛛絲馬跡。我方情報人員所蒐集的解放軍資料也出現了將對金門「先打後登」,「登陸金門迫在眉睫」、「要求蔣軍將士在解放軍登陸時放下武器」的內容,顯示出對方在古寧頭吃了苦頭八年後,急於一雪前恥拿下金門了(現在大陸的許多學者專家為了凸顯當年中共領導人的「高明與智慧」,一再強調他們其實只想藉著炮戰所造成的「炮火與炮火的連結」來「拉住」台灣、不要脫離金馬一線,進而放棄外島,助長台獨勢力的滋長,其實明眼人都心知肚明,如果當年的金門被打趴了,守軍缺乏防守的決心了,你看共軍會不會登陸取島?保證一定會!這種話說給人聽,真的是對人類智力的公然侮辱)。炮戰終於在一連串海、空接戰後於八月二十三日晚上六時半突然大爆發,當時中共自圍頭、深江、蓮河、大小嶝、煙燉山及廈門等地(剛好把金門完全包圍住)的600餘門各式火炮瘋狂射擊,據一位戰場指揮官描述,如雷貫耳的爆炸聲接踵而至,剎時只見翻天覆地的煙硝,似乎將金門全島都裹進了一條火毯,這時落彈的密度甚至超過了美軍二戰時在硫磺島與沖繩之戰所創下的世界記錄(在兩個小時內,射擊了多達5.7萬發炮彈在這只有150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當時即為軍民帶來了重大傷亡第一批即達約三千人,包含金防部三位副司令的陣亡)。

  在國軍全力反擊及美國的軍援下,陸、海、空軍都堅強有效的悲壯反擊,獲致的豐碩戰果和堅強的抵抗意志使敵人不得不在耗費了四十餘萬發的炮戰後,灰頭土臉的自我解嘲,然後黯然下台、先是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在十月六日(炮戰開始後四十四日)宣布停火一周,繼之以長達二十一年的「單打雙停(逢單日射擊、雙日不打)」、進入半打半停、打打停停的狀況,最後終於為炮戰迎來了結束,金馬軍民的確是為台澎的安全盡了力,而寶島青年們當年服兵役時的「金馬獎(抽中金馬外島戍守的高籤)」,也成了現在爺爺爸爸輩茶餘飯後閒話桑麻的最佳題材了。

  海峽的烽煙迄今並沒有真正散去,甚至最近還有復燃之慮,人的記憶是短暫的,當年的炮火已經不再留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的腦海裏,在共機、共艦不斷「來訪」、「借道」的當下,我們大家還有沒有一甲子以前全民團結、保家衛國的決心與能力?在歌舞昇平的當下,有沒有體會孫子「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教訓?「安逸必亡、忘戰必危」的危機感是不是依舊存在?朋友,我們要驚醒警惕呀,切莫忘了只有自己的拳頭才是身家性命安全惟一的也是最好的保證呢!

  (脫稿於二0二一年九三軍人節前夕,八二三炮戰六十三周年紀念日,在此向當年曾經戍守外島的幾十萬英雄兒女致敬。)

各組專頁
:::
中華日報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華強友文教協會愛心捐款... 觀看完整文章
111-10-20【第三組組聚】 剛剛好的完美主義 (... 觀看完整文章
111-10-12【嘉義分會組聚】 剛剛好的完美主義 ... 觀看完整文章
至頂端